1943年初见得知其姓名后将一个成语重复了两遍

来源:欧宝直播    发布时间:2024-07-17 16:41:22 点击:1次

  毛主席文化底子深厚,有出口成章的本事,在第一次见到原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他就脱口出了一个成语,将其重复了两遍。

  在得知的老家在山西后,主席又提到了汉文帝的故事,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可见主席平日读书之多,将这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都已经融会贯通,熟记于胸了。

  1943年11月,接到通知后赶到延安,到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毛主席的邀请,让他去主席的住处枣园谈话。

  1942年,张稼夫要动身去晋绥分局工作,他也是把人找来了谈话,问他是哪里人。

  还有1954年,林克到主席身边做英文秘书,林克讲起自己是河北保定人,毛主席便马上想起来保定有个莲花池。

  这个莲花池本来是北洋军阀的曹锟修的花园,现在时移世易,转为人民的财产,早年间军阀干下的丑事都已经随风而去,再找不到往日踪迹了。

  毛主席见到后,念的两遍的成语是“如履薄冰”,这里面藏着的姓氏,整体的发音也与的名字相近,是谐音。

  后来回忆说,这大概是主席为了加强对他这一个名字的印象,记住他叫什么,才这么做的。

  在的印象里,主席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谈话也是引人入胜的。在主席的闲谈之中,话题总是随意地展开,往往人还没意识到,就深入到另一个方面了。

  比如,二人聊到了的老家山西,随之牵扯出了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也姓薄,世称薄太后。

  主席说,她还有个弟弟,名叫薄昭,得到汉文帝封王,后来建都在了山西中部,具置就在现在的平遥里面。

  主席这段关于薄姓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启发了后来研究薄姓历史的兴趣。

  工作不忙之后,就在空闲时间专门查阅了如《吕氏春秋》《元和姓纂》《福建通志》等典籍资料,这才知道原来薄姓最初是殷商的一支,等到武王灭纣,便迁到了今天安徽省的毫县一带。

  在这次会面中,主席还问了的个人情况,知道他入党的时候很早,才十几岁,就是个小娃娃。

  是1908年出生在山西定襄县蒋村,原名叫薄书存,曾经考上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后来走上了革命道路。

  一开始,对马列主义理论也没多少深入的认识,是凭借一腔热情才走到了今天,也是丰富的实践经历让他对理论了愈加深入的认识。

  在接触马列主义之前,还读过很多其他的书,胡适、陈独秀等人的书,还有讲的书都读过,等于是读什么书就信仰什么。

  主席对于他的这些经历也非常理解和认同,说革命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由一批年轻人干出来的,他的情况很正常。

  主席说,统一战线要团结的不只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像蒋介石、阎锡山这样的大资产阶级也是要团结的。

  只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是被迫和勉强的,因此也要时刻警惕他们的翻脸。

  在阎锡山同意合作后,他们也时刻警惕着他有翻脸的可能,因此阎锡山后来发动了“十二月事变”,他们并不感到意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和主席的这次会面谈话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而他在延安一待则是一年零八个月。

  他和主席在此期间有着深入和密切的交流,感受到了主席高度的人格魅力,也自觉主席的话语以及在延安的这段经历对他个人的成长有着十足的帮助。

  他说,自己在延安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也在主席身上学到了很多终身受益的东西,让自己的思想水平实现了本质的飞跃。

  在延安之前,与主席从未会面,但能通过报刊文章等阅读、了解到主席的思想,因此他对主席这位革命领袖充满了仰慕之情。

  参加革命很早,早年间的工作经历很丰富,参加过、工人运动、白区斗争、军队工作、监狱斗争、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建设等。

  1929年,21岁,在他入党4年后,就在党的秘密刊物《中央通讯》上看到了毛主席提出的16字理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此外,还有主席关于井冈山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也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看来,主席能在大革命失败后,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上建立我国的第一支工农红军和第一个红色政权,在紧要关头为我国的革命指明道路,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他在狱中曾与同志们围绕“民族资产阶级能否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样的一个问题展开过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始终没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

  后来,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也谈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他指出,蔡廷锴等人领导的十九路军从与红军对抗,到调转枪头,与红军一同对抗日军和蒋介石,就说明了是可以将他们争取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的。

  后来,在山西能够顺利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更离不开主席理论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

  主席曾经说过,做统战工作就像到大海里游泳,既要有胆量,也要保证自身不被淹死。

  到太原传达洛川会议精神的时候,还带来了主席对在山西开展敌后战争和统战工作的进一步指示,指出要保持独立自主,放手发动群众,不要被“阎锡山”的框框束缚住,这等于是为在山西开展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

  1939年底,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的时候,主席还曾以的名义,给阎锡山发过一封电报。

  主席在电报中表示,希望阎锡山能够重新团结,和红军一致抗日,与等再进行一次谈判。

  阎锡山在收到电报后,表示不拒绝谈判,这次事件的和平解决增进了和主席之间的亲密联系,也进一步促成了他后来在延安与主席的会面。

  主席与见面,出口成章的表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爱读书,这一个故事也一直都被当作他爱读书的一个经典案例,得到传扬。

  他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主席阅读的书籍中,历史类的更占到了大头,这正是他渊博历史知识的由来。

  后来,主席的阅读范围还从历史扩充到了历史地理类的内容,曾阅读《世界英烈传》,特别钦佩美国的华盛顿,感慨中国也得有这样的人物。

  1912年,主席考进了湖南第一师范,先是用半年多的时间读完了《通鉴辑览》,产生了研究历史的兴趣,之后便常出没于省立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图书馆,广泛阅读历史、地理类的内容。

  主席曾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就像是一头牛初次进了人家的菜园子,尝到了菜的滋味,所以拼命吃个不停。

  主席将自己读书的习惯延续终生,后来在的时候,仍旧带着不少他年轻时读过的书籍。

  因为工作繁忙,不容易抽出时间阅读,主席就想出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挤时间和攒知识。

  就像主席说的,时间就像是木匠在木板上钉钉子,挤挤总是能出来的。而将这些在零碎时间中获得的知识积攒起来,便就是自己的学问。

  主席读书还喜欢做批注,会在自己最喜欢的历史典籍上圈圈划划,后来有人研究过,主席批注做的最多的典籍之一便是《二十四史》。

  主席在1952年购置了一部乾隆武英殿版的,之后将书中全部的内容几乎都通读了一遍,其中重点篇章的还读了两三遍,乃至多遍。

  除了这样的正史、通史书籍,主席每到一个地方,还都会借阅当地的地方志。比如,在成都的时候,他就借来读了《蜀本纪》《华阳国志》《四川省志》《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等,边读边做批注,在安徽的时候又读了《安徽省志》等。

  主席在1964年说过,家史和村史是整个宏观社会的基础,研究现代史,就不能不从这些微观的层面入手。

  这是这样的阅读经验和研究视野,让他对大的中华史和小的地方上的知识都驾轻就熟,在和聊天的时候信手拈来。

  《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小说,也是主席爱读的内容。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很爱读这本书,在井冈山时期,还想在土豪里面找找有没有。

  主席读《三国演义》,读的不仅是战争,是外交,还有里面的组织,他也经常借用里面的话来分析眼下面对的情况。

  比如,1936年,他给当时陕西省的主席邵力子写了一封信,就用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来形容国共两党的关系。

  1953年,主席写了《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强调要多选拔年轻干部,要多注重能力,而不能只是强调论资排辈。

  文中,他用到了曹操带兵打东吴,周瑜做东吴统帅的例子。当时在东吴,周瑜就是一个“年轻团员”,程普这些老将本来对他并不信服,但后来还是被说服了,这才让东吴打了胜战。

  主席还将《红楼梦》这部书读了至少五遍,但不是仅将其当作文学作品,而是当作历史来读。他在1961年12月中央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就说了,《红楼梦》将社会历史写得很精细。

  总之,主席宽阔的阅读视野,让他有了充分的知识积累,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能较其他人更进一步。

  比如,后来在“七大”上被选为了中央委员,但一开始他被提名的是候补中央委员。

  主席听后就说,完全是可以当中央委员的,之后主席的意见传达到了代表团中,终于让顺利当选第七届中央委员。

  1945年,主席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也说了,像这样的同志长期在白区工作,是在班房里面同敌人做斗争,也是拿了命去拼的,他们做出的功绩不应该被忽略。

上一篇:春节值守 让每一句祝福都准时到达
下一篇:【48812】每周廉语(89) 恪尽职守